就在刚刚,新华社再发文《新华社:今年楼市以稳为主,警惕各地政策变相松绑带来不理性入市》,剑指楼市。

划重点:
1 从2018年12月来看,22个热点城市二手住房进入调整行列,热点城市房价的拐点已经出现。
2 未来全国可能出现一轮30城以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微调潮。但从各地政策内容看,房地产调控2019年政策取向依然是从严为主。
3 应避免部分地方政府因楼市下滑对财政、税收、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的影响,试探性地放大对楼市政策的松绑力度,带来不理性的资金入市。
文中指出,业内人士表示,从2018年12月来看,22个热点城市二手住房进入调整行列,热点城市房价的拐点已经出现。自2015年底以来的楼市“牛市”已入尾声,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政策仍以微调为主,房地产市场将维持降温态势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表示,2018年12月,70城房价指数环比涨幅较11月明显收窄,市场继续降温。在此背景下,房价已接近合理区间。目前政策方面并未出现明显变化,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以维持现有调控政策为主,房地产市场将维持降温态势。
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预计,未来多个城市的微调宽松政策将密集出现。“全国可能出现一轮30城以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微调潮。”
他认为,虽然进入2018年12月后,调控明显减少,但从各地政策内容看,房地产调控2019年政策取向依然是从严为主。
贝壳研究院院长杨现领认为,2019年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或保持弱势回温。去年12月,13个重点城市中11城带看量和新增客源量环比回升,其中深圳、济南及成都等城回升明显。均价的下跌降低入市门槛,对价格更敏感的刚需群体成为带动这些城市市场回温的重要力量。“不过,楼市因城施策的基调未变,并且2019年新房供应库存相对较高,不会出现明显上行的动力。”他说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业内人士表示,住房回归居住属性、公共产品属性,让楼市泡沫渐进“软着陆”,是解决经济结构性问题的“总根源”。应避免部分地方政府因楼市下滑对财政、税收、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的影响,试探性地放大对楼市政策的松绑力度,带来不理性的资金入市。
对于楼市的走向,财经评论家刘晓博曾提出:2019年房地产市场面临的环境比2018年宽松,未来地方政府通过微调给楼市“松绑”的举措会越来越多,但目的不是为了刺激房价上涨,而是为了“供需平衡”,让楼市发挥稳增长的正面作用。
就当前的厦门楼市而言,从供需关系来看,厦门已经是买方市场,去库存问题成为市场中短期目标,因此,有相关人士就指出了,厦门或许也有可能通过微调“松绑”楼市来调整供需关系,今后房地产市场或会有小涨小跌,但是不会出现大的波动,稳会是这一年的一个主基调。